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23日电(陈文 张璐)23日,以“科技赋能发展,共谋湾区未来”为主题的世界低空经济论坛在深圳举行。据悉,深圳正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抢跑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据了解,深圳已初步形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2023年1月至10月,深圳累计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4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69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42.1万架次。拥有覆盖物流配送、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15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 世界低空经济论坛与会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对深圳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寄予厚望,认为低空经济是一片新蓝海,前景广阔、潜能巨大。深圳将以举办世界低空经济论坛为契机,抢抓“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持续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典范。 论坛期间,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共建智慧交通空中运行技术实验室。IDEA研究院发布了《2023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全数字化方案》,分享“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度”低空飞行安全和效率问题的解决思路。 据悉,深圳正通过出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方案文件,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注册申报审批平台,并与Lilium公司、峰飞航空、亿航智能等多家低空领域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完)
大疆农业发布T60、T25P农业无人飞机,覆盖 “农林牧渔” 多作业场景 …
【环球网无人机综合报道】2023年11月23日,DJI 大疆农业正式发布 T60、T25P 两款农业无人飞机。主打覆盖 “农林牧渔” 多场景作业的T60农业无人飞机,针对农田喷洒、农田播撒、果树喷洒、果树播撒、水产播撒、林业飞防等多场景作业都能一举拿下。还有更适合单人作业的T25P农业无人飞机,针对零散小地块,轻巧灵活,转场便捷。 T60 农业无人飞机:四大升级,多场景覆盖 一款覆盖“农林牧渔”多场景的无人机需要可靠的性能支持。T60 采用 56 英寸高强度桨叶以及大载重电机和大功率电调,单轴综合拉力提升33%,低电量下也能满载播撒作业,为高强度、大载荷的作业保驾护航。澎湃动力为T60带来50公斤喷洒载重 和60公斤播撒载重的能力。 T60标配了50升水箱,双重雾化离心喷头优化喷盘流道设计,实现雾滴粒径在50-500微米精准可调。优化升级磁力传动叶轮泵,双喷头流量提升12%达到18L/分钟,在旱田等需要大水量的作业场景,可以带来更好的作业效率和效果。 果树作业还可选配果树套件,增配为4个压力离心喷头,搭配60L水箱,流量提升至28升/分钟。压力离心喷头结合压力和离心2次雾化,实现最低20微米的微小雾滴,能够有效提升雾滴数量、雾滴覆盖面积。大量的对比测试显示,T60叶背雾滴覆盖率提升38%。 T60播撒系统60KG载重80升播撒箱,加料口加大,一次一袋肥。190公斤/分钟大流量,13.8米/秒飞行速度,8米播幅,单架次作业效率提升35%以上,装得多,加得快,撒得快。播撒系统4.0采用绞龙送料系统,流量更精准。配合高扭矩电机和全新设计的离心甩盘,播幅更大,撒的更匀。 标配大中小三款绞龙,适用不同物料需求6,大绞龙可以撒肥,中绞龙可用于水稻播种,小绞龙可用于油菜籽、草籽等细小物料,保障各种物料高精度播撒。物料适应性进一步增加,大田、山林、水产养殖等作业场景都可覆盖。 安全系统3.0,让安全更周全 今年大疆T60升级到安全系统3.0,延续前后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搭配全新设计的三目鱼眼视觉系统,观测距离提升至60米。全新航电算力提升10倍,结合视觉雷达建图融合算法,在保障对电线杆、树木高避障成功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枯树、正对电线等高难度场景的避障能力。行业首创虚拟云台,可实现电子防抖,画面更流畅。配备低光全彩FPV,75瓦照明灯在弱光场景下也能看清障碍物,让新农人夜晚也能清晰作业。 航测飞防一体,地图轻松生成 T60 延续航测、飞防于一体的功能,可实时采集农田、果园影像。遥控器搭载旗舰级8核处理器,算力澎湃,大田单架次建图面积提升至250亩,果树单架次建图面积提升至120亩,满足更多场景航测需求。 全自动,让作业更轻松 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具备高自动化特点,据统计,在全国87%的架次都由全自动作业完成。 无论是平地大田、还是山林果树,无需下地,便能自动完成地块规划与作业,飞手作业更轻松。而面对对于地形复杂零散的地块,也可以使用手动和半自主模式完成作业,作业效率更高。真正实现大田和复杂零散地块、自用和服务统统拿下。 果树模式4.0,让果树作业更简单 一直以来,山地果业的农业自动化生产一直是一大难题。大疆农业持续在果树领域探索如何让果树作业效果更好,操作更简单。针对普遍简单场景的果园,T60可以免航测仿地飞行;而面对障碍物较多的复杂场景,采用果树模式也能简单飞行。今年重磅推出的果树模式4.0能够实现大疆智图、大疆智慧农业平台、智能遥控器三平台数据互通。果园三维地图可三方共享,还能通过遥控器直接编辑果树航线,即使用一台遥控器即可轻松管理果园。 同时,随着用户应用场景需求的增多,今年大疆果树模式4.0还新增了三维航线播撒功能,果园、山林、梯田也能实现自动播撒作业。 电池升级 ,轻松畅飞 T60 能源系统全新升级,电池容量提升至40安时。电池前置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侵蚀,左右双卡口设计插拔更便捷,500安大功率连接器,作业更可靠。搭配D12500iE全能变频充电站,燃油经济性提升15%。 T25P农业无人飞机:更适合单人作业的小飞机 据了解,近年来自用用户的比率逐年增多,对于此部分用户,既需要便携性,也需要同样出色的性能和适应性,大疆农业无人飞机 T25P全面承袭 T60功能。 为了满足灵活高效的单人作业,T25P 拥有更小的机身以及重量,喷洒载重 20 千克,播撒载重 25 千克,同样支持多场景播撒作业。 “四位一体” 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给全链路服务 据悉,大疆农业走过第11年,从一开始专注在产品研发,到后来不断聆听用户声音,为希望入行的用户降低购机门槛,让新用户快速上手,为已购机的用户提供售后保障,逐渐完善起产品、销售、培训、售后四项能力,希望为用户打造一个从前端到后端的全链路服务。“从一开始专注在产品研发上,到深入农田,与用户持续保持沟通,实际解决用户难题,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入行无忧、轻松上手、售后放心。”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说道。 今年大疆农业为了降低用户的入行门槛,联合银行推出了飞防行业首创金融普惠“飞手贷”,首付一半就可提机回家,帮助用户更低门槛购入农业无人机,轻松入行,且还款方式灵活,用户通过大疆农服即可申请。 在 DJI 大疆农业看来,完善的售后体系是保障用户安全作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大疆农业的售后维修网点达 1100 家,超90%用户在50公里内18即可到达维修点。据悉,2023 年大疆农业做到 95%的用户在 12 小时内能修好飞机, […]
【环球网无人机综合报道】2023年11月23日,DJI 大疆农业正式发布 T60、T25P 两款农业无人飞机。主打覆盖 “农林牧渔” 多场景作业的T60农业无人飞机,针对农田喷洒、农田播撒、果树喷洒、果树播撒、水产播撒、林业飞防等多场景作业都能一举拿下。还有更适合单人作业的T25P农业无人飞机,针对零散小地块,轻巧灵活,转场便捷。 T60 农业无人飞机:四大升级,多场景覆盖 一款覆盖“农林牧渔”多场景的无人机需要可靠的性能支持。T60 采用 56 英寸高强度桨叶以及大载重电机和大功率电调,单轴综合拉力提升33%,低电量下也能满载播撒作业,为高强度、大载荷的作业保驾护航。澎湃动力为T60带来50公斤喷洒载重 和60公斤播撒载重的能力。 T60标配了50升水箱,双重雾化离心喷头优化喷盘流道设计,实现雾滴粒径在50-500微米精准可调。优化升级磁力传动叶轮泵,双喷头流量提升12%达到18L/分钟,在旱田等需要大水量的作业场景,可以带来更好的作业效率和效果。 果树作业还可选配果树套件,增配为4个压力离心喷头,搭配60L水箱,流量提升至28升/分钟。压力离心喷头结合压力和离心2次雾化,实现最低20微米的微小雾滴,能够有效提升雾滴数量、雾滴覆盖面积。大量的对比测试显示,T60叶背雾滴覆盖率提升38%。 T60播撒系统60KG载重80升播撒箱,加料口加大,一次一袋肥。190公斤/分钟大流量,13.8米/秒飞行速度,8米播幅,单架次作业效率提升35%以上,装得多,加得快,撒得快。播撒系统4.0采用绞龙送料系统,流量更精准。配合高扭矩电机和全新设计的离心甩盘,播幅更大,撒的更匀。 标配大中小三款绞龙,适用不同物料需求6,大绞龙可以撒肥,中绞龙可用于水稻播种,小绞龙可用于油菜籽、草籽等细小物料,保障各种物料高精度播撒。物料适应性进一步增加,大田、山林、水产养殖等作业场景都可覆盖。 安全系统3.0,让安全更周全 今年大疆T60升级到安全系统3.0,延续前后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搭配全新设计的三目鱼眼视觉系统,观测距离提升至60米。全新航电算力提升10倍,结合视觉雷达建图融合算法,在保障对电线杆、树木高避障成功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枯树、正对电线等高难度场景的避障能力。行业首创虚拟云台,可实现电子防抖,画面更流畅。配备低光全彩FPV,75瓦照明灯在弱光场景下也能看清障碍物,让新农人夜晚也能清晰作业。 航测飞防一体,地图轻松生成 T60 延续航测、飞防于一体的功能,可实时采集农田、果园影像。遥控器搭载旗舰级8核处理器,算力澎湃,大田单架次建图面积提升至250亩,果树单架次建图面积提升至120亩,满足更多场景航测需求。 全自动,让作业更轻松 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具备高自动化特点,据统计,在全国87%的架次都由全自动作业完成。 无论是平地大田、还是山林果树,无需下地,便能自动完成地块规划与作业,飞手作业更轻松。而面对对于地形复杂零散的地块,也可以使用手动和半自主模式完成作业,作业效率更高。真正实现大田和复杂零散地块、自用和服务统统拿下。 果树模式4.0,让果树作业更简单 一直以来,山地果业的农业自动化生产一直是一大难题。大疆农业持续在果树领域探索如何让果树作业效果更好,操作更简单。针对普遍简单场景的果园,T60可以免航测仿地飞行;而面对障碍物较多的复杂场景,采用果树模式也能简单飞行。今年重磅推出的果树模式4.0能够实现大疆智图、大疆智慧农业平台、智能遥控器三平台数据互通。果园三维地图可三方共享,还能通过遥控器直接编辑果树航线,即使用一台遥控器即可轻松管理果园。 同时,随着用户应用场景需求的增多,今年大疆果树模式4.0还新增了三维航线播撒功能,果园、山林、梯田也能实现自动播撒作业。 电池升级 ,轻松畅飞 T60 能源系统全新升级,电池容量提升至40安时。电池前置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侵蚀,左右双卡口设计插拔更便捷,500安大功率连接器,作业更可靠。搭配D12500iE全能变频充电站,燃油经济性提升15%。 T25P农业无人飞机:更适合单人作业的小飞机 据了解,近年来自用用户的比率逐年增多,对于此部分用户,既需要便携性,也需要同样出色的性能和适应性,大疆农业无人飞机 T25P全面承袭 T60功能。 为了满足灵活高效的单人作业,T25P 拥有更小的机身以及重量,喷洒载重 20 千克,播撒载重 25 千克,同样支持多场景播撒作业。 “四位一体” 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给全链路服务 据悉,大疆农业走过第11年,从一开始专注在产品研发,到后来不断聆听用户声音,为希望入行的用户降低购机门槛,让新用户快速上手,为已购机的用户提供售后保障,逐渐完善起产品、销售、培训、售后四项能力,希望为用户打造一个从前端到后端的全链路服务。“从一开始专注在产品研发上,到深入农田,与用户持续保持沟通,实际解决用户难题,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入行无忧、轻松上手、售后放心。”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说道。 今年大疆农业为了降低用户的入行门槛,联合银行推出了飞防行业首创金融普惠“飞手贷”,首付一半就可提机回家,帮助用户更低门槛购入农业无人机,轻松入行,且还款方式灵活,用户通过大疆农服即可申请。 在 DJI 大疆农业看来,完善的售后体系是保障用户安全作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大疆农业的售后维修网点达 1100 家,超90%用户在50公里内18即可到达维修点。据悉,2023 年大疆农业做到 95%的用户在 12 小时内能修好飞机, […]
航空植保前景广阔 湖南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超万架
华声在线11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亮 胡盼盼 通讯员 杨慧)今天,记者从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简称中国植保“双交会”)获悉,湖南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超万架,取代人背手动打药,推动病虫害防治向绿色转型升级。 记者逛展看到,航空植保展区人气最旺,大疆、极飞等行业领军企业展出多款新型植保无人机。来自岳阳的种粮大户张军围着一款刚上市的无人机左看右看,满眼放光:“朋友买了一台,打药省时、省工又省料,很羡慕,这次打算挑一台带回去。”张军相中的这台多光谱无人机,配备5个摄像头,不但能喷洒农药、农肥,还能监测作物长势,进行精准喷洒,降低农药、农肥施用量,节本增效达到10%。 据悉,目前全国保有植保无人机20余万架,作业面积约21.3亿亩次。省植保植检站药械科科长王标介绍,湖南是国内应用植保无人机较多省份之一,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上万架,正以每年1000到2000架的速度递增。从本届“双交会”看,植保无人机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转载自华声在线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17日报道,一架翼展55英尺(约合17米)的军用无人机首次在皇家海军航母上起降。 这架代号为“莫哈韦”的远程操控飞机周五在美国沿海的一次试飞中,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起飞并安全着陆。 除美国海军外,此前还没有这种大尺寸的无人驾驶飞机——长30英尺,重量超过1.5吨——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皇家海军研发负责人詹姆斯·帕金少将说:“‘莫哈韦’这次试飞是欧洲首次——首次在美国以外的航母上起降这种大尺寸的无人驾驶飞机。” “这次试飞的成功预示着我们进行海上飞行的方式将迎来新的黎明,也是皇家海军航母战斗群向一支混编和无人作战力量演变的又一令人兴奋的一步。” 英国皇家海军在军舰上操控无人机已有约20年的历史,但“莫哈韦”——MQ-1C“灰鹰”无人机的改进型,其起飞和降落所需跑道比“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飞行甲板要短——比其他型号的飞机都要大和复杂得多。“莫哈韦”号能够从中高空执行长航时任务,最大飞行高度为2.9万英尺。 英国皇家海军第二海军大臣兼海军副参谋长马丁·康奈尔说,采纳自主飞行是“确保皇家海军能够在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中继续作战,并取得胜利的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他还说:“许多国际伙伴对‘莫哈韦’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的试飞结果感兴趣。我很高兴,在释放航母的更长远潜能以及将其作为21世纪的一种强大的打击能力方面,我们在牵头开展这项激动人心的重要工作。” 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数月的策划,生产该飞机的通用原子能公司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舰员们执行了此次试飞,这是今年秋天进行的涉及无人机和F-35战斗机的几次试飞之一。 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负责空中行动的指挥官马丁·拉塞尔说:“我和我的团队对于能率先在航母上起降‘莫哈韦’号感到兴奋和自豪。” 去年9月,一架无人机首次飞上和飞离皇家海军的航母。这架无人机从利泽德半岛起飞,然后飞到停靠在康沃尔海岸附近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甲板上,运送补给,然后飞回。(编译/许燕红) 来源:转载自全球网
英航母首次起降大尺寸无人机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17日报道,一架翼展55英尺(约合17米)的军用无人机首次在皇家海军航母上起降。 这架代号为“莫哈韦”的远程操控飞机周五在美国沿海的一次试飞中,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起飞并安全着陆。 除美国海军外,此前还没有这种大尺寸的无人驾驶飞机——长30英尺,重量超过1.5吨——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皇家海军研发负责人詹姆斯·帕金少将说:“‘莫哈韦’这次试飞是欧洲首次——首次在美国以外的航母上起降这种大尺寸的无人驾驶飞机。” “这次试飞的成功预示着我们进行海上飞行的方式将迎来新的黎明,也是皇家海军航母战斗群向一支混编和无人作战力量演变的又一令人兴奋的一步。” 英国皇家海军在军舰上操控无人机已有约20年的历史,但“莫哈韦”——MQ-1C“灰鹰”无人机的改进型,其起飞和降落所需跑道比“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飞行甲板要短——比其他型号的飞机都要大和复杂得多。“莫哈韦”号能够从中高空执行长航时任务,最大飞行高度为2.9万英尺。 英国皇家海军第二海军大臣兼海军副参谋长马丁·康奈尔说,采纳自主飞行是“确保皇家海军能够在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中继续作战,并取得胜利的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他还说:“许多国际伙伴对‘莫哈韦’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的试飞结果感兴趣。我很高兴,在释放航母的更长远潜能以及将其作为21世纪的一种强大的打击能力方面,我们在牵头开展这项激动人心的重要工作。” 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数月的策划,生产该飞机的通用原子能公司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舰员们执行了此次试飞,这是今年秋天进行的涉及无人机和F-35战斗机的几次试飞之一。 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负责空中行动的指挥官马丁·拉塞尔说:“我和我的团队对于能率先在航母上起降‘莫哈韦’号感到兴奋和自豪。” 去年9月,一架无人机首次飞上和飞离皇家海军的航母。这架无人机从利泽德半岛起飞,然后飞到停靠在康沃尔海岸附近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甲板上,运送补给,然后飞回。(编译/许燕红) 来源:转载自全球网
近期,广深两地密集出台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10月13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对外公布;10月24日,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广州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印发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而业界的变化同样令人欣喜,在深圳,无人机送外卖业务已经开展两年多时间,日益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取餐模式;在广州,一家黄埔区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上个月刚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该型号已具备载人商业运营的能力。 从肚子饿了叫个“飞机餐”,到以后打个“飞的”去上班,低空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中国一座座现代化智慧城市的帷幕正徐徐拉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 短短两年多飞速发展 无人机外卖订单量已超21万单 在深圳龙华区一家商场的顶楼平台,10余个一米见方的停机坪上,用于送外卖的无人机正时不时地起降。这些无人机有6个旋翼,挂载机构可以牢牢扣住统一包装的餐箱,工作人员装箱称重后只需按动遥控按钮,无人机便会垂直起飞,到达一定高度后飞往小区、写字楼底下的智能空投柜,待垂直降落停稳后,空投柜便会打开顶端一扇小门,无人机上的外卖顺着这个小门投入柜中,用户凭手机验证码便可来到柜前取得外卖。完成任务的无人机随后会返回商场停机坪,准备执行下一单任务。停机坪一侧还有一个小型充电站,工作人员会及时更换无人机的电池。“这里每天大概会送两百单无人机外卖。”在该商场负责无人机管理的工作人员马博凡告诉记者,这些外卖通常会运到3公里范围内的空投柜。 据某外卖平台统计,无人机外卖平均每单配送时间约12分钟,而传统配送模式下,3公里内平均每单配送时间为30分钟,无人机送外卖在效率上实现了明显提升。对用户来说,无人机外卖和普通外卖相比并不会多收取费用。 来到该外卖平台位于深圳的运管中心,记者看到多个实时无人机的三维监视画面,飞行中的无人机会显示其飞行的高度、速度等参数。该公司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介绍,早在2017年公司就开展无人机配送业务的研发探索。2021年初,公司在深圳实现了首单无人机外卖配送,至今年8月底,无人机配送业务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开展,落地7个商圈,17条航线,可为14个社区、写字楼以及4个5A级景区提供外卖服务。截至记者采访时,该公司已总共运出21万余单无人机外卖。 闫琰告诉记者,目前使用的送餐无人机为第三代产品,最大载重为2.3公斤左右,续航能力为20分钟左右,配送范围在3公里以内。“目前,深圳对于低空经济的整体发展比较支持,市区65%左右的面积都是允许无人机飞行的空域。而我们的业务场景主要也在商圈或景区。此前我们调研发现,90%以上的外卖其实都是半径3公里范围内、重量低于2.3公斤的,因此目前使用的无人机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安全系数高 最坏情况会自动打开降落伞 无人机送餐方便快捷之余,安全始终是最基础的“保底”。闫琰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公司无人机业务已经安全运行近3年,一直接受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严格审查。 而该公司在设计无人机运行系统时,也建立了多级应急体系。“首先无人机都是基于时空胶囊调度算法的自主飞行,避免了无人机的空中相撞;其次,这款6旋翼无人机能够保障在其中一个螺旋桨失控的情况下,通过动力容错算法保持飞行姿态并安全降落。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系统会自主给它规划一条备降航线。一旦我们发现系统已经没办法主动控制无人机时,我们的远程机长会人工介入操控无人机安全降落。”闫琰还介绍,万一真的发生极端情况完全失控,无人机上也备有降落伞,在最差的情况下可以开伞降落,避免对路面行人造成伤害。 首张型号合格证背后 4万余次安全飞行+450多个科目符合性验证 无人机送外卖日臻成熟,而低空载人飞行也已在“不远处”。10月1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一家总部位于广州黄埔区的无人机企业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颁发型号合格证,这也是全球第一张颁给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型号合格证。 该企业副总裁贺天星告诉记者,公司将在深圳宝安区打造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逐步推出EH216-S的空中旅游观光体验服务。“低空无人驾驶飞行作为新鲜事物,市场接受度需要慢慢培养,相信未来一定能实现人人可享受、人人可飞行的目标。” 贺天星介绍,这款飞行器最快时速为每小时130公里,最大飞行时长为25分钟,最远飞行距离是30公里。该飞行器可以搭载两名乘客,不需要驾驶员,依靠电力驱动,最快不到两小时即可充满电。贺天星表示,公司基于“风险递进”原则,为避免进入正式商业运营初期各种类场景突发性安全问题的出现,参照传统全新航空器合理限制、阶段放开的原则开展第一阶段的商业运营,未来也会将第一阶段的运行限制条件逐步放开。 贺天星介绍,早在10年前,公司就开始设计载人飞行器,初代产品是2016年1月发布的4轴8桨单座版航空器EH184;2018年,公司将机型升级到现在的8轴16桨双座版EH216;2021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受理EH216-S的型号合格证申请,并于今年10月颁发了型号合格证(TC)。“载人航空器要求的安全系数是最高的。为了取得型号合格证,我们累计完成了超过4万多架次的安全试飞,做了超过500科目的摸底试验,以及65个大项、450多个科目的符合性验证试验,包括材料性能、结构强度、系统运行等各个环节。每一处细节、每一项性能都严格按要求做到相关的验证,这样,航空器在未来载客的商业化运营中才能足够可信、可靠、安全。” 谈到该款飞行器的安全性,贺天星表示,公司在筹备适航和适航审定过程中,在国内多个专业航空实验室和试验场地进行了深入的验证工作,也在高海拔、台风、沙漠、大雾等极端环境下测试了飞行器的各项性能表现。“该飞行器采用全备份冗余设计,包括飞控系统、各类传感器、动力系统、电池等都有多重备份,即使飞行过程中某个部分发生了一些小故障,也不会一下子失去所有动力,而是实时调整飞行状态,以达到安全飞行和着陆。” 远距离载人也将实现 已发布300公里航程载客无人机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成涛向记者介绍,中国目前已有十几家eVTOL生产厂商。“除了EH216-S,目前来看比较靠近于拿到型号合格证并且进入商业化运营的企业还有七八家。” 成涛还介绍,在停机坪建设上,深圳目前已开工建设100多个eVTOL起降点,而深圳市相关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显示,到2025年底,深圳全市要建设完成600个这样的起降点。“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未来每天上下班可能就不用那么拥堵了,完全可以坐无人机之后,走路到达目的地。” 与此同时,贺天星所在企业还将视野放到另一条赛道,“我们还有一款2021年发布的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航空器。复合翼就是多旋翼加固定翼,这款飞行器的设计里程为300公里,设计续航100分钟,它未来的应用场景是实现城际间的低空交通出行。未来两款机型将互为补充,打造城市内、城际间的立体交通网络出行闭环。” 建立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 企业希望进一步明确准入标准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飞行器来到城市的低空飞行,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城市的低空空域,将成为重要议题。“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政策的推动将逐步把大众的期待变成现实。”贺天星表示。 记者看到,《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工作,同时还明确,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空域供给和使用机制,完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此外,黄埔区出台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鼓励引进低空经济优质项目;有序规划建设适应低空飞行器航线需要的起降坪、垂直起降点、无人机自动值守机库等基础设施,构建低空飞行器起降点和航线网络;鼓励企业开展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补贴等。贺天星认为,在低空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多方也应联合推动地面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据黄埔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黄埔目前拥有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6家,产值营收超百亿元。 上个月,《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对外颁布。成涛表示,《条例》要求建立健全低空飞行的协同管理机制,对低空飞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指导、技术创新支持、运营安全监管等都有了明确的规范。他介绍,目前业内企业的呼声主要集中在进一步明确行业准入和监管标准、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转载自广州日报
- Older posts
- Newer posts
Recent Comments
subaidaSay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subaidaSays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