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无人机技术在全球加速扩散,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了性价比极高的空对地精确打击手段。 在去年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的无人机“蜂群”飞临亚美尼亚阵地上空,S-300防空系统、BM-30远程火箭炮等高技术装备来不及反应就被摧毁。 在铺天盖地的无人机“蜂群”面前,习惯了“一对一”的常规防空系统无法应对。拿什么抗衡成群结队的无人机?美国科研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无人机本身,准确地说,是搭载了微波武器的无人机。 用“电波风暴”实现大范围杀伤 据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网站披露,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陆军在新墨西哥州的科特兰空军基地展示了研发中的“战术高功率作战响应器”(THOR)及其控制系统。THOR是一种高能微波定向能武器,专门破坏无人机的电子设备,而且能在范围较广的空域内起效,非常适合对付无人机“蜂群”。整套系统安放在长约6.1米的集装箱中,可以装进军用运输机的货舱,只需两人即可组装并部署。 美国陆军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RCCTO)总监尼尔·瑟古德在观摩时表示:“定向能武器将以多种方式提供分层防御,抵御未来威胁。”“高能激光每次可以摧毁一个目标,而高能微波可以摧毁一片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原型机的研制工作已迅速展开……期待继续发展这方面的作战能力来保护我们的士兵。” 目前,THOR系统的原型机正在接受认证,并通过小范围演示征求用户意见。该项目面临设计、制造和测试方面的多重挑战,但其能在远距离同时与多个目标交战的特性,对遭受无人机“蜂群”威胁的用户来说极具吸引力。高功率微波是化解这类挑战的首选解决方案。项目经理安波·安德森解释说:“这套系统能输出强大的电波风暴,其作用范围比炮弹更大,而且无声无息、瞬时起效。” 今后一段时期,RCCTO将继续支持美国陆军,后者设想在2024财年前向排一级单位提供“间接火力保护能力”(IFPC)计划规定的高功率微波系统。同时,美国陆军有望得到IFPC框架下的另一款“撒手锏”——高能激光武器的雏形,这款定向能武器将使用300千瓦级激光,以类似“固定炮台”的模式展开防御。 以一敌多,改变防空作战模式 据美国“突破防务”网站报道,针对地面部署的反无人机武器灵活性不足的缺点,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微波武器搬上了天。这种配有高功率微波(HPM)设备的无人机被称为“移动无线电频率集成无人机系统抑制器”(MoRFIUS),擅长“以一敌多”,让来袭无人机“蜂群”变成“没头苍蝇”。 MoRFIUS自身也是一种微型无人机,可以安装在直径6英寸(约152毫米)的发射管内重复使用,系统总重量不到14公斤,具备超过4小时的续航能力,持续飞行距离达440公里。它可以连接到地面站,由车辆或飞机投放。 搜寻器和HPM系统安装在无人机前部,该系统发射的微波能损坏甚至熔化敌方无人机的电路,高效毁伤目标。借助定向天线,系统在最佳距离将微波集中到目标上,将所需的功率和时间减到最小,从而节省能量,换取尽可能多的攻击次数。峰值功率越高,摧毁目标所需时间越短,交战对象数量则取决于目标类型和交战距离。 根据用户偏好,MoRFIUS能以半自动或自动模式运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部门主管布莱恩·邓恩说:“我们专注于如何应对无人机群……机载高能微波能让反无人机作战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他强调,MoRFIUS的突出优势在于它不受单点故障的影响。常规微波武器出现故障后就无法实施拦截,而MoRFIUS可以分散部署到多个平台上,即使部分设备失效,剩余的平台也可以继续作战。该公司称,这套解决方案能在大规模来袭的无人机散开前打入“蜂群”内部,在“蜂群”中发起多轮攻击,抢在敌机逼近高价值目标前尽可能多地击落它们。 当被问及微型无人机能否携带足够的能源以支持持续的微波轰击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机载微波武器的威力优于地面系统。分析认为,MoRFIUS无人机可以径直飞到目标跟前,在近距离用微波实施照射。反观地面微波武器系统,其往往由于发射距离较长而损耗更多能量,也需要更大的发射功率。 《欧洲防务评论》杂志网站评论说,尽管小微型无人机很难被雷达捕捉,微波武器仍需严格遵循“检测-识别-摧毁”三阶段交战程序。MoRFIUS系统的关键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击毁复数目标,使敌方无人机远离友军的车辆、建筑及人员。 推动这场“反无人机军备竞赛”的主要因素是,民用和军用领域大量涌现出廉价的“蜂群”式无人机,其实战价值有了巨大增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反无人机战略负责人贝卡·施瓦茨指出,商业和体育活动上,无人机群的壮观演出发出了警告:廉价无人机迅速普及,意味着非常规对手也可以使用它们;就算是民用技术,对恐怖分子或敌对国家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由于无人机的发展受快节奏的市场驱动,各国政府的对策很难跟上商业化创新的步伐。用微波武器对付无人机,至少在数年内不至于落后。 眼下,MoRFIUS已获得美国国防部的认证,与其他防空系统进行联合调试。美国陆军将分四步对原型机加以评估,士兵将在真实环境下操作系统,并提供关于系统本身和培训材料的反馈。该项目距实际装备还有一段时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称,MoRFIUS自2018年以来陆续开展了15项测试,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演示更多功能。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对抗策略:利用无人机技术制衡’蜂群’威胁
军用无人机技术在全球加速扩散,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了性价比极高的空对地精确打击手段。 在去年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的无人机“蜂群”飞临亚美尼亚阵地上空,S-300防空系统、BM-30远程火箭炮等高技术装备来不及反应就被摧毁。 在铺天盖地的无人机“蜂群”面前,习惯了“一对一”的常规防空系统无法应对。拿什么抗衡成群结队的无人机?美国科研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无人机本身,准确地说,是搭载了微波武器的无人机。 用“电波风暴”实现大范围杀伤 据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网站披露,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陆军在新墨西哥州的科特兰空军基地展示了研发中的“战术高功率作战响应器”(THOR)及其控制系统。THOR是一种高能微波定向能武器,专门破坏无人机的电子设备,而且能在范围较广的空域内起效,非常适合对付无人机“蜂群”。整套系统安放在长约6.1米的集装箱中,可以装进军用运输机的货舱,只需两人即可组装并部署。 美国陆军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RCCTO)总监尼尔·瑟古德在观摩时表示:“定向能武器将以多种方式提供分层防御,抵御未来威胁。”“高能激光每次可以摧毁一个目标,而高能微波可以摧毁一片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原型机的研制工作已迅速展开……期待继续发展这方面的作战能力来保护我们的士兵。” 目前,THOR系统的原型机正在接受认证,并通过小范围演示征求用户意见。该项目面临设计、制造和测试方面的多重挑战,但其能在远距离同时与多个目标交战的特性,对遭受无人机“蜂群”威胁的用户来说极具吸引力。高功率微波是化解这类挑战的首选解决方案。项目经理安波·安德森解释说:“这套系统能输出强大的电波风暴,其作用范围比炮弹更大,而且无声无息、瞬时起效。” 今后一段时期,RCCTO将继续支持美国陆军,后者设想在2024财年前向排一级单位提供“间接火力保护能力”(IFPC)计划规定的高功率微波系统。同时,美国陆军有望得到IFPC框架下的另一款“撒手锏”——高能激光武器的雏形,这款定向能武器将使用300千瓦级激光,以类似“固定炮台”的模式展开防御。 以一敌多,改变防空作战模式 据美国“突破防务”网站报道,针对地面部署的反无人机武器灵活性不足的缺点,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微波武器搬上了天。这种配有高功率微波(HPM)设备的无人机被称为“移动无线电频率集成无人机系统抑制器”(MoRFIUS),擅长“以一敌多”,让来袭无人机“蜂群”变成“没头苍蝇”。 MoRFIUS自身也是一种微型无人机,可以安装在直径6英寸(约152毫米)的发射管内重复使用,系统总重量不到14公斤,具备超过4小时的续航能力,持续飞行距离达440公里。它可以连接到地面站,由车辆或飞机投放。 搜寻器和HPM系统安装在无人机前部,该系统发射的微波能损坏甚至熔化敌方无人机的电路,高效毁伤目标。借助定向天线,系统在最佳距离将微波集中到目标上,将所需的功率和时间减到最小,从而节省能量,换取尽可能多的攻击次数。峰值功率越高,摧毁目标所需时间越短,交战对象数量则取决于目标类型和交战距离。 根据用户偏好,MoRFIUS能以半自动或自动模式运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部门主管布莱恩·邓恩说:“我们专注于如何应对无人机群……机载高能微波能让反无人机作战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他强调,MoRFIUS的突出优势在于它不受单点故障的影响。常规微波武器出现故障后就无法实施拦截,而MoRFIUS可以分散部署到多个平台上,即使部分设备失效,剩余的平台也可以继续作战。该公司称,这套解决方案能在大规模来袭的无人机散开前打入“蜂群”内部,在“蜂群”中发起多轮攻击,抢在敌机逼近高价值目标前尽可能多地击落它们。 当被问及微型无人机能否携带足够的能源以支持持续的微波轰击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机载微波武器的威力优于地面系统。分析认为,MoRFIUS无人机可以径直飞到目标跟前,在近距离用微波实施照射。反观地面微波武器系统,其往往由于发射距离较长而损耗更多能量,也需要更大的发射功率。 《欧洲防务评论》杂志网站评论说,尽管小微型无人机很难被雷达捕捉,微波武器仍需严格遵循“检测-识别-摧毁”三阶段交战程序。MoRFIUS系统的关键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击毁复数目标,使敌方无人机远离友军的车辆、建筑及人员。 推动这场“反无人机军备竞赛”的主要因素是,民用和军用领域大量涌现出廉价的“蜂群”式无人机,其实战价值有了巨大增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反无人机战略负责人贝卡·施瓦茨指出,商业和体育活动上,无人机群的壮观演出发出了警告:廉价无人机迅速普及,意味着非常规对手也可以使用它们;就算是民用技术,对恐怖分子或敌对国家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由于无人机的发展受快节奏的市场驱动,各国政府的对策很难跟上商业化创新的步伐。用微波武器对付无人机,至少在数年内不至于落后。 眼下,MoRFIUS已获得美国国防部的认证,与其他防空系统进行联合调试。美国陆军将分四步对原型机加以评估,士兵将在真实环境下操作系统,并提供关于系统本身和培训材料的反馈。该项目距实际装备还有一段时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称,MoRFIUS自2018年以来陆续开展了15项测试,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演示更多功能。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俄军战壕“加盖”预防无人机
参考消息网12月12日报道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12月10日报道称,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是始终存在的威胁。除执行侦察任务外,无人机还可以投掷小型炸弹或携带弹头对目标实施自杀式袭击。乌克兰方面拍摄的一段视频显示,俄军在用顶棚保护阵地不受来自空中的威胁。 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第501营的空中侦察部队不久前在社交平台“电报”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在画面中可以看到一段正在施工的俄军战壕。战壕上等距铺设了梁架。一些区域已覆盖上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从视频来看,俄罗斯人还使用了光伏板。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塞缪尔·本德特认为,这种构造并不能有效防护无人机的直接袭击。不过,这名无人机专家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写道,这种顶棚可以让“士兵的行动”和轻型装备的运输变得隐蔽。 本德特几周前对美国《福布斯》杂志说:“我们看到了针对无人机的各种各样的防御措施。”他说,车辆通常装上了金属笼、装甲板或树枝,步兵也在寻找防护措施,“双方都试着尽快适应不断增长的来自无人机的威胁”。(编译/王勍)
抵达第一目标点位,顺利进入迷宫。” “探测到多个目标物。跟上了!跟上了!采集到真目标了!” 阵阵嗡鸣声响彻赛场,一架架无人机如离弦的箭一般,在赛道中穿梭飞旋。这里是首届“智航杯”全国无人机智能算法竞赛——实物赛的竞技现场。 11月28日上午,这场等同于决赛的实物赛,在海南省三亚市燃情开赛。经近8个月的模拟竞赛激烈角逐,6支高校战队在千余支参赛队伍中杀出重围,挺进决赛,向着终极大奖全力冲刺。 当日下午,颁奖典礼接力而至,标志着首届“智航杯”全国无人机智能算法竞赛正式落下帷幕。大赛的主办单位航空工业智航院、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主办单位共青团海南省委员会、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协办院校,承办单位中航文化有限公司,以及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学会人工智能技术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信息化技术分会的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了颁奖典礼,共同见证了各项大奖的新鲜出炉。 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猎隼出击”战队拔得头魁,赛后队长王志文曾激动地说:“这次的比赛非常具有挑战性,它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智能算法的创造性,它给无人机带来了无限可能!”北京大学的“TLZ探路者”战队摘取了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暗夜精灵”战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玖柒”战队、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的“简熵”战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张白纸”战队摘取了三等奖,更有数十个进阶团队、优胜团队获得了奖金激励。 相较于时下风靡的无人机竞速赛,本次赛事的规划和组织别具匠心。大赛瞄准无人机智能应用发展趋势,以场景模拟贴近实战环境来牵引新质战斗力形成、以大数据持续积累来支撑算法模型迭代更新、以赛聚智聚力来释放智能算法演进势能为办赛初衷,精心设置了“搜索目标—发现识别目标—跟踪接近目标—锁定标记目标—自主降落”的竞赛单元,以赛为媒,为智能无人机系统的集智研发,乃至航空智能的创新实践、成果转化搭建起广阔平台。在赛事组织上,组织会着力于打破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产教融合、互惠共赢的合作壁垒,充分调动起航空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有生力量的参赛热情与创新活力,以赛赋能,共建起航空智能生态圈。 “下一届大赛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大赛后续每年都会举办,未来会有更丰富的竞赛场景问世。我们诚挚地呼唤各界优秀航空人才,来参赛,来交流,为推动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在航空器的创新应用,为共铸航空智能产业增长的新引擎,自主联合,共赢共创。”问及大赛后期的发展规划,大赛组委会这样告诉记者。 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李清堂在颁奖典礼上表示:“竞赛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展示交流的协同平台,是助力成果转化的展示舞台。大赛中的优秀算法成果未来将进行应用转化,打造航空智能成果转化的策源地。希望大家能把握机会,乘智而成,与智俱进。”
- Older posts
- Newer posts
Recent Comments
subaidaSay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subaidaSays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